“善良与真实,自有千钧之力。”

曾偶然读到这句话,深受触动,便什袭珍藏于心,贯彻于此。

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,个体倾向于追求他们所缺乏的东西,以助其掩盖或补偿他们所感受到的不足。


Hello,

这里是小蔗,也可以叫我诚,人格九道是由我独立开发的产品。

这是我的第一封别纸,当你读到它时,你便是它的唯一读者。

开发历时一年,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反复斟酌或推到重来,就像这封别纸,也像我一样。

我知道高质量的产品是用户「用」出来的,好文章是从草稿不断优化而来的。但我始终不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,准备好发布产品,准备好公开写作,准备好做自己。

我对这世界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深深怀疑。

怀疑每个人、事、组织乃至整个社会,甚至趋于被害妄想症,时常于大脑中上演一切意外的发生。

但终归心底是爱着人们的,爱着那部分超越人性的特质。这种怀疑便和情绪一般,转瞬即逝。


记得在人格九道项目早期,那时我正在广州驻场完成其他项目。

为了通勤,公寓便租在写字楼旁边的城中村里,一个让我不适的环境。

每天置身于形色各异的人流中,感受着城中村和高端商圈仅一街之隔的落差。

这种环境失调和社会比较催生出一种复杂情绪,像是热油撒了一地。

直到傍晚,我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。我得以与自己独处。

有时坐在楼下糖水铺,收集着项目相关信息,会因为一些共鸣而兴奋不已,认为自己将要改变世界。

的确,在这次项目中,我应用了许多前沿技术或服务,SvelteKit 框架、Workerman 容器、Serverless 架构与产品、LLMs。也头一次办理了 ICP 许可申请,公安交互式备案等等。

我解决了许多困难,获得了许多正反馈,以至于产生一种“主要的愉悦型的情感障碍” —— 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好。这种情感障碍让我这种「思想巨人,行动侏儒」得以踏出关键的第一步的同时,也加重了我的拖延,让我忽视了产品开发过程应该不断回归到基本问题上的重要性。

我的意思是,我正在消弱产品体验、疏远用户。

在开发期间,我缺少与用户的交流。我害怕 MVP 理念会使我的产品被其他团队发现后,更快地实现该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。因此,我独断的以为自己可以凭借先前经验,闭门造车般打磨出一款近乎完美的产品。这如同呓语。

我曾经也想过,该如何堆砌产品的技术壁垒?结果是,对于我这种独立开发者,可能唯一的技术壁垒是只有我闲得蛋疼愿意去研究这个小众领域。

实际上,除了造芯片一类,几乎所有产品都没有所谓的技术壁垒

还记得去年泄露的谷歌内部文件声称开源人工智能将超越谷歌和 OpenAI 吗,它的标题是 We Have No Moat, And Neither Does OpenAI。的确,在可预测的时间内,开源大模型极有可能在功能上超越谷歌和 OpenAI。不过,这些大公司真正的护城河并非单是技术优势,而是用户、数据、反馈回路和复杂的软硬件设施。

因此我想是时候将这个快完工的产品完整地公开,以真正与用户联结。


我是个求知欲很重的人,

但随阅历渐长,世界却愈发像个骗局,越往上走,骗局越是精密,直至趋于真理。

某些可能是当下社会维稳所必须的谎言,大多数人并未准备好接受事实,以至于知晓者只能将其撕碎了独自吞咽。

现实如此,更何况互联网中披着马甲博取流量的人们,以及不惜一切代价提高用户在线率的算法。

所以,我想要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找到一隅之地,被数字河流或山脉隔开,

在那里,人们超越了彼此的分类,意识到了人类共同体的真谛。

如果找不到,就建造一个。


我是个极度独立的人,

所以我向内求。

试着允许一切发生,把一切归结于自身,并通过藐视来克服一切命运的难题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。每一次的不安、每一次的怀疑,都是自我发现的一部分。

而写作,是我与自己对话的方式,亦是寻求共鸣的手段。

但很显然,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在互联网上表露真实的自我。他们更倾向于适应环境来换取归属感,却不知这样反而会成为其获取归属感的阻碍。

只有当我们展现真实的自己时,才能吸引到真正理解和支持我们的人。


是的,在最初的愿景中,人格九道就不仅仅是技术产品,它更是一个安全的社区。

在这里,我们不追求完美,转而看重真实。

我们不逃避困难,而是学会在困难中找到意义和价值。

我们一起构建一个可以自由呼吸、真诚交流的空间,让每一个勇敢展现真实自我的人都能找到属于他们的位置。

不论对方的种族、宗教、国籍、民族、残障、性别、性别认同、性取向和年龄,我们都同意互相尊重,停止漠视和谴责,不对他人妄加判断,也不会怀有偏见。

共勉。

© 2024 Mkdocs Svelte

小蔗用 ❤ 制作